战略上台积电太被动
过去三星依靠每个阶段的获利金鸡、政府的支持,陆续培养新的产业。但是进入2014年后可以说是他面临多项挑战的开始。晶圆代工是现在三星积极发展的重要领域,而其所依靠的就是来自于DRAM、Flash的高额利润来支撑发展。
同样的,当三星与Apple这种大客户谈判时,所用的筹码就是同时供应面板、DRAM、Flash、SSD、电池等,去争取Apple A9的代工单,并透过记忆体的利润补贴得以降价抢单。
对台积电而言,谈判筹码相对薄弱,只能依靠制程、良率、价格,台积电过去专心于晶圆代工,而产生良好的成果。不过当产业走到成熟,竞争者各自尝试在自身的原本优势之下,对晶圆代工虎视眈眈时。台积电是否固守地盘,而不主动展开新布局,成为一个新战略上挑战。
晶圆代工,很明显未来十年,三星、Intel、中国会从侧翼攻击,取得合适他们特点的客户,意即停留在原地盘的台积电市占率在未来只能会是下降,难以如现在取得过半的市场占有率。
环顾整个半导体业,具有跟晶圆代工同样大的市场,也有发展条件的就是DRAM、Flash。而新的记忆体Intel/Micron也想藉着新革命的3D XPoint技术做一个大的突破,获取新的成长契机。
台积电应切进三星获利核心
或许这个议题绝大数人的第一个反应是,台湾在DRAM已经惨败过一次,台积电进入不是步其后尘吗?
首先局势不同了,DRAM进入寡占市场,产值、利润甚至优于晶圆代工的吸引力。
另外台积电的实力也绝对不同于其余的DRAM厂商。台湾的DRAM历经近20年的发展,最大的问题是各自为政被各自击破、以及最后政府袖手旁观,导致几乎全军覆没。让今天三星、海力士、美光坐收渔利。
20年的发展,至今累积了大量的生产、设计人才。就产能而言,在台湾的DRAM厂依旧占有全球每月一百万片产能的30.5%,这意味着台湾仍然是仅次于韩国的第二大生产基地、人才中心。
就连不久前大陆购并的美国记忆体设计公司ISSI,事实上规模还不及本土的晶豪科。以及其他底蕴甚深的华邦等公司。以台积电的人才、技术丰、沛现金资源,若能结合、整并现有的DRAM产商,很有机会取得优良的成果。
就连Intel也没有固守在他原来的电脑处理器市场,在错失行动装置市场后,Intel目前除了手机、平板依然持续不断尝试外,现在在晶圆代工也在进行布局。另外更与Micron联手,藉由新的记忆体技术3D Xpoint,想重塑Flash的市场版图。
战略上台积电进入记忆体的好处
一、找到公司成长的新动能
在跟晶圆代工几乎同等大小的458亿美元DRAM市场,以及247美元的Flash市场中,若能从中攫取一个合适的领域与市占率,台积电在未来的十年仍然能有着可以期待的成长动能。
二、强化与客户的谈判筹码
目前高阶制程的客户就是哪几家而已,无论是Apple、华为、联发科、展讯、联芯、Qualcomm等都与手机、穿戴装置、物联网有关,都有记忆体的需求。可以提供客户更完整的产品,与谈判筹码。
三、逼使三星做合理的资源分配
三星在几个战线都面临强逆风的同时,要攻取晶圆代工领域,不外乎是觉得记忆体这块没有新的竞争者了,丰沛的利润可以支持他在晶圆代工这块,跟龙头台积电做竞争。一旦记忆体利润、市占率可能受到威胁,三星就必须重新思考战略跟资源布局的改变。
如果依照现况,任其继续发展,三星未来会有一定的成果是可以预期的。尤其在他今年取得Apple A9一半订单,以及Qualcomm高阶制程大幅转单三星之后,更容易有下阶段的突破。
台积电如果能在现在的生意范围内做好竞争者的防卫、布局中国市场,以及进入新的大产值记忆体市场,未来的荣景依然可期。否则就只能坐看5到10年后,三星、intel、大陆的市占率往上跳两格,自己市占率落入40%以下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