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的位置:电子变压器资讯网 > 资讯中心 >  市场观察 > 正文
生态壁垒森严 国产CPU乱战能否成功突围?
[发布时间]:2015年8月17日 [来源]:21世纪经济报 [点击率]:2441
【导读】: 近两年,CPU产业里突然涌现出一批中国玩家。吸引众多企业的,是中国政府对于信息安全的诉求。自主CPU被视为国家核心战略产业,可以得到国家政策、资金的战略扶持。在此基础上,中国庞大的数据中心、服务器...

  百亿核高基补贴
  目前情况下,这些国产CPU的发挥空间,只有对信息安全要求较高的党政军场景。值得一提的是,四家国产CPU公司都拥有国企背景,这或许更有利于信息安全的推广,当然,彼此之间也会激化竞争。
  2013年5月,胡伟武曾在中科院计算所春季战略规划会上作《为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产业体系而努力奋斗》的主题报告。报告中,胡伟武讲到,“以AMD、威盛为代表的X86体系通过各种包装,疏通种种关系,也打着‘安全、可靠’的旗号,利用目前自主软硬件碰到的暂时困难,希望得到中国政府的支持,进而占据党政军等信息化应用的主角。”胡伟武表示,这种做法得到了有关部委领导的认可和支持。
  不过在胡伟武看来,“这种做法短期内可以取得一定进展,但不可能形成自主的软硬件能力,更不可能建立起自主可控的信息产业体系。过去不行,将来也不行。”

  但是,国产CPU企业的“待遇”已经开始发生变化。
  回忆龙芯成立15年以来,胡伟武告诉记者,龙芯的发展初期依赖国家投资,“863、973、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约5亿元,如果算上后来北京市的股权投资,接近7亿”。
  “2010年之后,龙芯基本没拿到过国家项目。”一位了解龙芯的人士告诉记者,“缺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龙芯的技术,比如制程工艺,龙芯一直使用40nm,一部分原因就是缺钱,28nm制程动辄千万,是40nm的一倍多。”Intel的制造工艺领先龙芯两代,主频、性能也远远超过龙芯。
  不过,国产CPU新秀们受到的扶持力度远远超过龙芯。据前述计算所人士介绍:“国家核高基专项给宏芯审批了20多亿元资金,用于Power的研究。”至于兆芯,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兆芯承接了国家核高基1号专项,项目一期补贴高达56亿元,而且“目前还在继续申请,总额已经超过70亿元”。
  知情人士透露,中晟宏芯董事长郑茳,同时担任苏州国芯董事长。苏州国芯的C-Core CPU也曾承接国家核高基专项,具体规模未公布。但是,苏州国芯母公司上海科技在2014年5月发布过一份公告,公告指出,“苏州国芯历年经营业绩主要靠国家项目资金,即使在有国家补贴收入情况下,营业利润仍小于零。”中晟宏芯是否会走苏州国芯老路,尤未可知。而支撑兆芯主体的威盛,虽然曾经创造辉煌,但近几年始终处于亏损状态。
  “几十年来,我们官员、专家、人民对于‘进口好过国产’的意识已经根深蒂固,我们可能需要几十年去改变这种思维,”胡伟武告诉记者,“不过,再过一两年,龙芯就可以证明,自主设计的比引进的更先进。”
  但是,这种“先进”可能还很难体现到市场上。即便是与龙芯同气连枝的中科曙光,也并未批量采购龙芯芯片。根据2014年财报,曙光从Intel、AMD采购芯片总额7.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4.3%。至于浪潮信息,2014年从Intel采购24.66亿元芯片,占总采购额35.3%。龙芯暂时未见于两家公司的采购目录。不过,浪潮、曙光均与龙芯合作生产了服务器,用于国家信息安全场景。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投稿箱:
   电子变压器、电感器、磁性材料等磁电元件相关的行业、企业新闻稿件需要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QQ: , 邮箱:info%ett-cn.com (%替换成@)。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变压行业资讯,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电子变压器资讯”或者“dzbyqzj”,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电子变压器资讯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温馨提示:回复“1”获取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