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气氛远不是各家电巨头盛装大秀,更不是仅仅订单那些事。“互联+”与创新大势之下,今年SINOCES让大大小小新新旧旧的“消费电子”企业,带着产品坐下来谈谈未来。
这恰中“创想无界 智赢未来”的主题,实则也是家电行业转型的必然。物联网、智能化、云端技术等等都来了,而传统家电要做“消费电子”这篇大文章,总缺少点素材。这促成了今年电博会的一个新趋势:强调智能、互联的硬件制造商、软件设计商,愿意谈谈技术嫁接,虚心为客户客厅买账。
2015 SINOCES,对于拥有海尔、海信、澳柯玛(600336,股吧)等中国家电巨头的城市而言,亮出了一种创新态度。
互联打通电子“软硬圈”
每年SINOCES,引得万众期待的主要因素在于“新”。海尔、海信、澳柯玛等家电巨头级企业愿意为这场大秀亮出尾羽。今年依旧不例外,展示的都是各自看家领域的最新产品。
会给自己洗澡的空调,可以放置洗衣液的洗衣机、干湿分储的冰箱、恒温燃气热水器……白电是海尔的看家领域,今年的智能化再上一个台阶。海尔展区现场展示了天樽空调、净化魔方、卡萨帝云珍冰箱等一系列新产品。今年海尔的概念是“智慧自健康”,要争夺智能化的“主动权”。在现场,一款“二合一”洗衣机人气很高,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大的用来洗常规衣服,小的可以洗内衣。在侧面有一个小门,能存放洗衣液和柔顺剂,来满足用户对于空间和使用的需求。
近年来在显示技术上大幅用力的海信,今年主打“梦幻荧屏”。在展区,数款外观时尚的大屏液晶电视聚集了大幅人气。海信电视工程师介绍,此次展会海信带来了集ULED显示技术、纳米级量子点技术、曲面显示及VIDAA3极速智能系统等技术于一身的新品曲面电视,技术上超过韩国。与普通电视相比,清晰度提高3倍、画面流畅度提高9倍、显示动态范围提高1万倍。力推前沿显示技术在大屏产品的应用。
除海尔、海信等家电巨头齐聚之外,软件硬件“聚首”趋势更值得期待。从今年电博会的设置上,展现当前消费电子领域最前沿的技术成果,促成创新成为重要主题。在现场,小米、百度、乐视、长城会、特锐德(300001,股吧)、机智云、威腾网、小鱼在家、极光推送等互联网及智能硬件创新性企业都带来了最精锐的产品,这些精锐企业在展示自身的同时,也怀着合作来推动自身创新的态度。
在海信展区旁边,一个名为“天籁K歌”的展区,精美的显示屏配上声质超群的音响,布置得异常时髦精巧。令记者吃惊的是,它既不是展示彩电,更不是展示音响设备,而是一家产品看不见的“软件商”。天籁传音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总监王蔚告诉记者,天籁K歌主打APP,云端拥有海量歌库,所有歌都拥有版权,并已经与知名硬件商合作,预装在TCL、海尔、海信、康佳等10多个知名品牌的电视内,让用户用自家的电视K歌。展示自己促成与硬件商的合作,才是企业的心意所向。
与“天籁K歌”相似,“爱耳目”家庭摄像机,“舌尖卫士”冰箱杀菌器、全球首款微信智能插座、无线HIFI音箱,这些产品的智能化、无线化,显然解决了硬件“接地气”的细微触角,软硬结合,实现消费电子的“进客厅”。
重用户体验提“使用黏度”
与往年消费电子注重“高精尖”,甚至趋向科幻化的走向不同,今年电博会上,更多的参展商对于消费电子智能化走向,保持了冷静而现实的参与态度,“客户黏性”成为企业关键词。
电博会二楼展区,半空飞行的一款无人机吸引了不少参观者。这款“智能航拍无人机”最大特点就是操作简单,并且可以与手机等智能化终端结合使用。上海九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大客户经理蓝彬晖说,这款无人机能够直接连接手机或pad,“一键起飞”和“一键降落”功能,可以通过手机端触发。这款无人机可以作为“飞行相机”,安装的航拍摄像头,可直接连接网络,并随时分享到社交平台上。主要客户是青少年爱好者,用于个人娱乐,让客户真正体验到智能化对生活的改变。
携带数十款智能应用产品前来参展的“智能吧带你玩”,现场因产品的实用化、家居化、平价化,吸引了不少厂商和用户驻足。冰箱杀菌器、小夜灯等多款产品,尽管价格不高,使用程度却非常适合进入普通家庭。其现场负责人蔡军告诉记者,智能化已经过了盲目跟风的时期,如何找到自己的客户群体,增强产品的客户黏性,成为智能化推广的下一个新阶段,也是智能化真正打开市场并走向现实的关键要素。
从现场来看,“老少”市场成熟度似乎略胜一筹。在“创客展区”,记者看到“小智丁”儿童智能体温计,吸引了不少前来参观的家长。其现场负责人王建江介绍,将它带在孩子胳膊上,就可实时监测小孩体温。体温超过高温报警值就会自动报警,这样父母在外工作时,也能通过APP了解掌握孩子状态。此外,它还拥有“蓝牙”功能,可以对孩子进行定位,通过定位系统,让父母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孩子的位置,防止孩子走失等意外发生。“普通老百姓(603883,股吧)喜欢能买得起、用得上的智能产品,太高端、太高价可能并不现实。”一位在电博会参观的济南采购商告诉记者,从今年电博会的产品展示来看,无论是海尔、海信等大企业,还是小的新锐智能硬件配套商,对于客户的需求更加清晰,定位也更加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