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清电视争议折射中国硬件“短板”
[发布时间]:2015年7月10日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点击率]:3119
【导读】: 随着视频制作、传输和显示技术的发展,4K超高清正逐步成为互联网视听生态链中的主流技术。市场研究机构Display Search预计,2015年全球超高清(UHD)电视市场需求将超过3000万台,2...
国内统一标准亟待出台
中国是全球4K电视的主力军,2013年占据了全球4K电视市场87%的份额。由于UHD电视在中国尚属新事物,政府也并未出台统一的标准和相应的监管举措,这使得不同面板的电视均以UHD电视的名义在市场上销售。
21世纪宏观研究院认为,这样的情况将会形成市场的混乱,引发不良竞争,从而损害消费者的权益。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为保证UHD市场健康良性成长,诸如欧洲数字行业协会(DE)等则在近日发布了首个区域性官方认证,给予了索尼、三星电子、松下等7家电视整机企业4K电视标准规范认证,目前作为全球最大市场的中国尚未有本土企业入选。
德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VDE)对低价UHD电视进行了测试,并把那些有问题的电视归类为“无法满足UHD分辨率标准的产品”。而欧洲另一家权威机构DE(Digital Europe)强调,“UHD电视必须包含完整的RGB三色,清晰度是全高清的4倍”。DE推出了相关认证标识,为真正的4K UHD电视颁发认证标识。
美国消费电子协会 (CEA)则对4K UHD电视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像素应该由红(R)、绿(G)、蓝(B)三个子像素组成。
类似这样的措施使得在欧美国家,采用RGBW面板的电视因为不能满足欧洲DE(Digital Europe)和美国消费电子协会(CEA)制定的UHD电视标准,不能在欧美市场进行销售。
在我国,目前尚未出台4K电视的正式权威认证标准,即使是前面所述的协会标准也仅仅只是针对消费者的选购建议,对企业很难构成约束力,标准的缺失致使监管存在空白。
由于目前国内缺乏权威机构的统一认证标志,因而,4K电视是否货真价实,更多只能靠消费者自身提高辨别能力。根据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提供的方法:假4K可以用眼睛识别,假4K显色模糊,用放大镜看的话,可以看到白线。
21世纪宏观研究院认为,现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对市场进行进一步的规范,对采用不同面板的产品进行准确的划分和标注,明确4K电视的定义和标准,由行业协会为符合标准的产品进行认证。
投稿箱:
电子变压器、电感器、磁性材料等磁电元件相关的行业、企业新闻稿件需要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QQ:

, 邮箱:
info%ett-cn.com (%替换成@)。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变压行业资讯,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电子变压器资讯”或者“dzbyqzj”,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电子变压器资讯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温馨提示:回复“1”获取最新资讯。
如果你对资讯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前往反馈平台给我们留言。
【我要提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