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酷派
阿里巴巴可能投资的另一个目标是酷派,目前该公司市值为70亿港元(约合9.03亿美元)。根据IDC的数据,去年,酷派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份额为11%,排名第三,落后于联想。
孟买Counterpoint Research设备与生态系统研究主管尼尔·沙阿(Neil Shah)表示:“如果目标限制在中国以内,酷派或小米将是有吸引力的选择。”他指出,如果阿里巴巴收购这两家公司的股份,“我也不会感到惊讶”。
酷派发言人安德鲁·曹(Andrew Cao)表示,该公司没有与阿里巴巴就阿里云OS展开合作。他指出:“酷派已经拥有酷云平台。”
直接收购
洛杉矶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师吉尔·鲁利亚(Gil Luria)表示,如果其他选择未能实现,那么阿里巴巴有可能考虑直接收购一家手机厂商。如果手机厂商没有理由停止生产Android手机,那么阿里巴巴将向它们付费,要求它们使用阿里云OS。
鲁利亚表示:“如果所有其他可能性都最终失败,那么阿里巴巴有可能考虑收购一家手机厂商。它们毫无疑问有这样做的资本。”
阿里巴巴去年表示,对于采用阿里云OS系统的手机,将向某些合作伙伴厂商支付每部手机每月1元的费用,只要用户仍然使用阿里巴巴的软件。
消费者需求
不过,中国市场研究集团董事总经理肖恩·雷恩(Shaun Rein)表示,即使阿里巴巴收购了小米或其他手机厂商的部分股份,目前也不清楚,中国消费者是否会欢迎一款应用和系统均由阿里巴巴控制的手机。用户可能会希望一款来自第三方公司的中立系统。
其他软件公司在进军手机制造业务时也并不顺利。谷歌今年以约29亿美元的价格将摩托罗拉移动出售给联想,而2012年时谷歌收购该公司的价格为124亿美元。微软则表示,收购自诺基亚的手机业务在2016年之前将无法实现盈亏平衡。
Sanford Bernstein驻香港分析师阿尔伯特·摩尔(Alberto Moel)表示,手机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而阿里巴巴可能已经错失了机会。小米的估值则有可能超过500亿美元。摩尔认为:“阿里巴巴开发新的操作系统,试图进军手机市场是在浪费时间。”
不过,这并不足以阻止阿里巴巴寻求收购一家中国手机厂商,进军手机市场。今年,阿里巴巴的支出及完成的收购总额达到51亿美元,较2013年翻番。
Strategy Analytics的莫斯顿表示:“阿里巴巴可能就像是中国的微软,在未来几年内将使用庞大的现金储备去探索移动硬件和软件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