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灯具号称节能、智能、长寿命,但这些都要倚仗一个好的驱动电源来实现。业内曾有戏言“100个LED灯具坏掉,99个是驱动电源的问题”,足见LED驱动电源的重要性。LED灯具要降价,在驱动电源上是大有文章可作的,“去电源化”也在近几年被炒得火热,甚至被称为LED的一次重大变革。在“第十一届前瞻技术与市场发展高峰论坛”的圆桌峰会环节,LED行业大咖们展开了一场关于去电源化技术以及由此衍生出的频闪问题的专场讨论。
?? 嘉宾阵容:
? ?张华建 英飞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 ?郭万方 美满电子高级工程师
? ?胡凯 东莞勤上光电研发技术体系总监
?? 唐俊 惠州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LED开发中心经理
?? 主持人:钱可元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教授
?? 圆桌峰会讨论刚开始,英飞特电子副总经理张华建作为电源方面专家,首先为现场观众分享了LED驱动电源发展现状及对相关问题的看法。
?? 目前众多电源企业生产的驱动产品都在往智能化方向发展,同时智能驱动IC厂家也能够提供多种解决方案。LED驱动的发展前景光明。近几年,“去电源化”被行业热炒,那么“去电源化”到底是什么?目前“去电源化”技术成熟度如何?主要应用在哪些方面?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方向,它又存在哪些短板?未来的发展趋势又是怎样的?
英飞特电子张华建:“去电源化”实际上并不是指不要电源,只是以一种新的方式制作成一个简单的恒流驱动。如今,“去电源化”主要应用在低端的室内灯具如T8灯管/灯泡上,通过将灯直接贴到基板上,达到简化工艺、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从技术成熟度来看,目前“去电源化”尚存在许多短板。例如它在户外照明应用上还不理想,主要原因有:第一、类似路灯这样大功率产品,若去电源化,其将无法通过UL、3C等认证。第二、户外照明若去掉电源,在高端场合下会遭遇抗雷电等问题。而在室内照明,“去电源化”也因为原理上的缺陷、无法解决频闪问题、满足不了室内高品质照明的要求,应用范围受限。因此,去电源化会有部分市场,但它绝对不会成为中高端市场的主流。
主持人钱可元:这个问题我认为LED产业链的电源厂、芯片厂最具有发言权。去电源化首先要解决高压问题,否则将无从谈起。对于“高压”问题,你怎么看待?
??英飞特电子张华建:首尔半导体在2012年曾提出过高压解决方案,但仍然无法满足不同国家、不同场合对光品质的要求,甚至也无法解决最基本的频闪问题。“去电源化”目前可以被应用在中低端场合,但在高端市场却没有很大的生存空间。不同的需求具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带电源驱动的存在不能否定带芯片的简单灯具驱动方案的存在。值得一提的是,现今一些IC基本方案已经使中高端电源实现了“去电源”性质。
主持人钱可元:国内有家生产荧光粉的公司,其声称已经研究出能解决“频闪”的荧光粉。对此你怎么看?
英飞特电子张华建:这里所说的能解决“频闪”的荧光粉,它是在荧光粉的荧磁技术基础上实现的,虽然能解决“频闪”,但其无法解决雷电、过电压等问题。如果户外照明为了省“电源”而失去了安全保障,那就得不偿失了。这种荧光粉应用在室内照明产品上能够提升光品质,但是它不适合户外产品应用,如果电流波动超过200A,就完全达不到效果。
?? 目前,LED行业里电源厂的数量不少于灯具厂,单深圳就有许多家电源厂。围绕“去电源化”问题,参会的电源企业代表与英飞特电子张华建展开了高效互动,现场气氛热烈。
?? 现场观众A:从目前电源技术发展水平来看,开关电源处于较成熟阶段,而“去电源化”则处于逐渐稳定并突破的阶段。在这里,我想提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是过压问题。据我所知,一般产品都设有保护措施去解决过压,难道这样“过压”问题还存在吗?第二是频闪问题,请问我们应该怎样去界定“频闪”的标准?
?? 英飞特电子张华建:这两个问题都很专业。首先关于过压问题,如果使用技术方案,即通过IC或电阻电容保护,那么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去电源化”了。其次关于频闪问题,目前我们还没有具体标准去界定频闪,不同的需求,电源的频闪度要求不一样。再者说,灯具是会受社会、场合、施工等因素的影响,难保不会遇到各种问题。所以只能说,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需求有不同的解决方案。
?? 现场观众B:“去电源化”并不是指没有驱动,而是相当于没有。“去电源化”的目的是要将电源一步步地成功简化,但它始终无法解决“频闪”问题。电源可以有恒电流、恒功率、分散驱动等多种方式,但始终是要存在的,只是形式的不同而已,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高品质”。与其说去掉电源,不如说我们要找到最佳电源解决方案--即“最简单最省钱最好”的方案。
?? 现场观众C:我认为前面提到的IC方案取代不了高端产品这一说法存在误区。之前美国IC产品功率不高、易烧损,但随着技术发展这个问题已经不存在。目前IC功率偏差可以控制在10%以下,同时其额外的电流可以通过额外电阻来解决其发热、散热问题。行业所说的“去电源化”,只是将所有电源放在一个基板上。此外,关于 “频闪”问题,电视机、台式电脑等家用办公产品都有“频闪”,而实际上我们面对电脑、电视的时间远比看灯的时间还要长。
?? 主持人钱可元:我认为“去电源”确实不能将电阻电容完全去掉,还是要保留些东西。今后如若换个新提法--去“变压器”,或许大家就不会有异议了。另外,关于电脑存在“频闪”的问题,因为我们每天工作都要使用电脑,这是无可奈何的。但是照明产品还是希望能够尽量做到“无频闪”或者说减少频闪,实现“绿色健康环保”。
现场观众D:智能照明只有人性化才更有可能被引入到行业中。互联网企业在智能照明人性化方面表现优越,而我们电源企业在产品制造的过程中也要进行人性化控制,生产出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的电源产品。我们公司非常重视调光这一块,包括恒流电压、大功率调光。一般实验时,我们将调光调到100%再往下降时就会出现所谓的“频闪”问题。那么,我想知道一般所讲的电源输出,它是指输出什么样的光?假设电源是PWM调制,在将光调到1%至2%频率的时候出现的“频闪”该怎么来解决?
? 英飞特电子张华建:现在调光基本上已经停产了。一般来说,驱动器的调制分为恒流、恒压两种。恒流来看,如果是0-10v调光、PWM调光,从100%慢慢调到0%,当到5%时基本不会有频闪,而在1%-5%这个区间时则会出现频闪。关于PWM调光有两个问题,第一是它有一定的频率,一般是200到3K;第二是如果匹配不好,斩波频率会处于人耳比较敏感的范围之内。这些都是要去思考注意的问题。数据显示,当调光调到1%时频闪可能消失,而这要求相当高,需要根据控制器、灯具去做匹配测试。
??主持人钱可元:时光飞逝,我们的圆桌峰会讨论环节也要宣告结束了。大家可能讨论的还没有尽兴,希望OFweek今后能够多举行类似的专题研讨会,让行业的照明、电源专家汇聚一堂,再次就行业技术热点问题深入地探讨辩论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