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消息,随着圣诞节和新年的到来,人们可能会在自己的购物清单里放上几款最新款的可穿戴设备,比如三星的Galaxy Gear和Gear Fit、Fitbit的Charge、Jawbone的Up24、微软手环以及明年上市的苹果Apple Watch等等。
上述这些可穿戴设备的开发商基本都希望让我们相信他们的产品能够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有一个更好的身体,这也有可能会成为许多人购买可穿戴设备的初衷,因为通常情况人们在每一年的年底都希望自己在来年能够多运动并保持身体健康,那么此时为自己购买一台可穿戴设备似乎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了。那么,这些可穿戴设备真的能够帮助我们完成新年之初许下的愿望么?
尽管可穿戴设备也有一些比较明显的有点,但是它们对人们健康和健身方面的促进作用实际上是被夸大的。如果你打算在圣诞节前后购买一个可穿戴设备用来实现自己练成一身腱子肉的愿望,那你可能需要重新考虑一下。因为在衡量一款可穿戴设备是否真的能够帮助你去实现更高的健身目标时,你需要对它们能够提供的核心健康及健身功能进行全面了解。
通常情况下,可穿戴设备都拥有两个共同的关键特征——采集健康和健身数据、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这两个特征大多通过与设备配套使用的手机应用或电脑软件展现出来。大部分可穿戴设备都包括数据采集应用,能够帮助我们测量一天行走的步数、监测我们的心率和睡眠情况,但是这些功能对于健身而言真的有用么?
跟踪一天所行走的步数可以让你对自己的运动量有一个相对清晰的了解,同时也能够知道自己一天大约消耗了多少热量,但是这些信息真的能够激励你多走一些、多跑一些或者多做一些运动么?这可能就完全取决于个人的意愿了。对于那些健康意识很强的用户来说,他们或许能够从这些数据中进行自我反思,进而采取相应的健身措施。但是我比较怀疑单单一个行走步数是否能够真的激励用户从屋子里走出来,然后做更多的运动。
其次,心率监测能够帮助用户在处于紧张状态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或者提醒用户应该锻炼了,尤其是在你感觉自己连上楼梯都已经有些力不从心时。但是,只是如此简单地指出一些人们在身体上的不适问题有可能会引起相反的效果,比如人们为了避免走楼梯太累的情况,完全可以不必去锻炼,然后以坐电梯而改变这一情况。
当你通过可穿戴设备对自己的睡眠状况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之后,可能会仍未睡眠追踪是可穿戴设备最为有用的功能之一,但不得不指出的是,大部分可穿戴设备只能对睡眠状况进行追踪,而无法分析出其中的原因以及如何提升睡眠质量,如果想要实现这些目的,你需要对其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所以综合来说,对于想要改善自己活动(运动)习惯的人们来说,如何对可穿戴设备所采集到的数据继续分析将会是其重要的功能,毕竟采集体征数据只能反映出你目前的运动量是否达标,而并不能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然后为你提供更多针对性的健身建议,这也是目前大部分可穿戴设备所欠缺的功能。
那么,针对用户在数据分析方面的诉求,可穿戴设备应该如何进行功能上的重新设计呢?笔者认为这些设备的功能应该主要向影响用户的行为方向发展,比如为用户提供能够让他们获得更好身体的建议等等。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可穿戴设备及其配套应用将它们所采集到与用户有关的所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为用户提供针对性的健身意见。
举例来说,设备会在你临睡一小时之前提醒你应该多喝点水,来避免在睡觉时身体出现缺水情况而影响了睡眠质量;或者设备每天都会定时提醒你保持固定的锻炼习惯,从而慢慢适应更大的运动量;再或者设备会在你的压力水平比较高的时候,提醒你走出办公室,在外面溜达上5分钟等等。
很显然,尽管可穿戴设备号称自己能够改进用户的健康或健身习惯,但是它们大多还都处于初级阶段,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不过整体的发展形势还是不错的,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人们的生活习惯很有可能会因为可穿戴设备的出现而发生巨大变化。
总而言之,如果你是个技术达人或非常关注自身健康状况的用户,那么可以在自己的圣诞购物清单上写上一款自己心仪的可穿戴设备,至少它能够对你一天的运动量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但是如果你希望通过可穿戴设备所采集到的数据来发现更多的健康和健身问题,或者获得一些比较合理的健身建议的话,就需要重新考虑一下要不要购入一款可穿戴设备了,毕竟对于大部分普通用户而言,它们还起不到太大的实质性作用,更谈不上能够实现你在新年许下的“健身愿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