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私人定制如今逐渐成为市民个性化消费的新方式,也成为家电企业市场营销的新手段。目前,几乎所有的家电产品都可以定制,品种涉及电视、冰箱、洗衣机以及厨房小家电。不过,业内人士对此指出,近几年,家电企业推出私人定制服务乃是为了应对企业转型升级,但目前该服务仍然存在许多障碍,即使少数号称“定制家电”的产品,其实也只是集体定制,而非完全个性化的私人定制,据此,未来整体家电行业转型升级仍要克服各种难关。
家电行业步入定制时代
由于近几年家电行业价格战愈来愈激烈,一些电商和厂商不约而同将目光瞄准了“定制化”。据《广州日报》报道,今年情人节前一天,格兰仕宣布联手天猫推出定制品牌“U”LOVE唯爱。今年上半年,天猫电器城与美的、九阳、苏泊尔等10大品牌深度合作包下12条生产线,以大数据筛选消费者评价,产品功能、颜色喜好,确定定价区间的方式推出12款天猫定制款。9月份,又新增5个品牌12条生产线。这些产品以天猫+聚划算网络定制、规模化生产方式,面向网购消费人群提供高性价比产品。TCL、创维等家电企业都选择在网上建立互联网专属品牌。美的去年还专门针对“双十一”打造了电饭煲、电磁炉和豆浆机等13款产品的定制生产线。
据大连海尔市场部工作人员了解到,“现实生活中,家电的不少功能几乎用不到,但是消费者又为了追求自己喜欢的外观或某一个特殊功能却得为那些不必要的功能买单,处境十分尴尬。”正是考虑到现今消费者个性化以及高性价比的追求,海尔才顺应消费者的需求推出了“统帅”系列家电的定制业务。
随着线上业务的增多以及商家之间差异化的需求,家电厂家与电子商务平台的频频互动,让“定制”风靡成风。中国家电协会理事长姜风对此指出,目前的定制服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私人定制,主要是厂家列出可选菜单让消费者进行选择。
私人订制尚难做到随心所欲
从目前来看,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家电企业推出私人定制还存在许多障碍:一是只着眼于外表,比如尺寸、材质、颜色等方面,而对于内部结构的个性化定制客户满意度不高;二是一些企业私人定制家电产品缺乏相应的多套菜单提供选择,客户感到“面窄”;三是一些私人定制家电产品定价太高,售后服务更是让人担心。
另外,一些家电企业缺乏私人定制家电菜单,让客户选择面变窄。提供多套菜单,可以避免客户异想天开提要求,也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但目前绝大多数家电企业不能做到。由于家电产品私人定制追求个性化,因此定制价格较高,但有的企业趁机标高价,让客户不敢下单。再有,私人定制的家电售后维修存在漏洞,让客户不放心。由于跟成批量生产的家电产品型号不一样,定制家电一旦出现问题很难找到零配件,故障质量认定也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家电研究专家王文生提醒市民,定制家电产品要理性:一是不要仅注重其外表,毕竟家电产品最重要的还是实用;二是要跟大企业合作,这样质量才会有保障。
不仅如此,一些厂商推出的定制服务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家电产品,品种涉及电视、冰箱、洗衣机以及厨房小家电。但这些定制家电,仅限于企业通过特殊的营销活动,征集有同类需求的消费者共同参与投票,最后决定生产什么样的产品这种定制模式,这种模式只能叫做“集中定制”,即把有同类需求的消费者集合到一起,生产他们所需的产品。
因此,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在目前已经开展定制产品服务的商家中选择定制家电时,也要从实际出发,在考虑自己喜好的同时还要注意定制产品相关的服务、售后等是否完善,尽量选择比较成熟的品牌,遇到问题要及时维权。
家电行业创新之路任重而道远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理事长姜风在二季度中经产业景气指数专家咨询会上表示,由于持续面临下行压力,二季度家电市场进入了低谷。上半年,商务部监测的5000家重点零售企业中,家电销售额同比增长5.3%,增速比上年同期放缓6.2个百分点。中怡康公司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冰箱销量同比下降10.5%,洗衣机销量同比下降4.8%。究其原因,一方面有刺激政策透支消费需求的因素,另一方面也与当前房地产市场低迷有关。姜风表示,前几年实施的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惠民政策在促进家电销售的同时,也透支了部分市场需求。
当前,“三期”叠加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持续存在,家电业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企业创新已经迫在眉睫。为了适应新的市场变化,家电业开始转向技术驱动战略。姜风介绍说,当前,家电业进入研发最活跃、成果最多的时期。据不完全统计,海尔、美的、格力等9家上市公司2013年的研发投入达100亿元,比上年大幅增加。由于技术研发投入力度空前、完善体制机制、引进高素质人才,企业研发成果大量涌现。2013年,格力、海信科龙、九阳等6家公司新增专利约380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