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明两年仍将是小年”
根据国际IT咨询机构IHS iSuppli最近发布的研究报告,2011年全年,世界光伏市场安装量预计同比(比去年同期)增长20%,较2010年153%的增速大幅回落。同时,由于市况动荡导致价格大跌,以及太阳能电池片生产行业产能过剩,今年整个行业的营收同比可能仅增长3.7%。
“今年行业的形势,阿特斯是预料到的。在去年9-10月份的时候,我们就在内部形成了这样的观点。”瞿晓铧称,“我们向国内一些跟我们合作的银行做介绍的时候也说过,2011-2012年,整个行业会往下落一些。”
据瞿晓铧介绍,事实上,去年9月至10月间,外界已有很多行业分析,其中投行摩根士丹利也表示并不看好2011年的行情。“这些报告一直都在,只是取决于公司的管理层是不是愿意去听、去看、去信。你是愿意去信鲜花灿烂的景色呢,还是愿意相信这个行业会是持久战,需要沉静的心情去应对?这是自己的选择。”
由于2010年是光伏的大年,整个光伏装机出现了超过100%的增长,不仅一线的光伏组件企业大幅扩产,很多中小企业也号称要将今年的产能目标做到500MW甚至1GW。
国内另一家大型光伏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向早报记者说,2010年的时候实在太火了,技术再差,成本再高的企业都能赚钱,大家纷纷往光伏行业涌入。
对此,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也曾表示,市场没有问题,还是继续增长的,而是行业出了问题。“行业爆发性的增长,带来的后果就是爆发性的危机。2010年各个光伏厂商都开足了马力生产,但今年德国、意大利降低了对光伏的政策支持力度,于是恐慌就出现了。这是企业错估形势导致的。”
根据今年的二季报,尚德电力目前拥有的资产为54.34亿美元,而其负债为37.74亿美元,其中短期借款为16.6亿美元。赛维LDK今年二季度末的总资产为70.56亿美元,而公司总体债务为41.27亿美元,相比其他光伏大型公司来说,债务额较高,此外,该公司的短期债务大约为22.14亿美元。
瞿晓铧承认,今年的形势也有一些是始料不及的。比如欧债、美债危机的爆发,日本大地震。欧债、美债的主要影响就是,银行都在增加货币持有量,预备计提,在这种情况下,光伏电站项目融资难度加大。而在欧美,光伏电站项目通常具有极强的金融属性。
“现在太阳能行业的情况跟全中国的出口行业是差不多的。各个出口行业都面临很大的挑战。客户在海外,而欧洲、美国经济都没恢复。所以这是共性的问题。这从全球的海运运力和运费的下降就能够看出来。”瞿晓铧称,就明年来看,以上这些基本面不会有太本质的改变,因此今明两年仍将是小年。
“我们在银行中的现金一般都是在6亿-7亿美元以上。没有到期的可转债,也没有不能停下来的大型基建项目,因此很轻松,心态也不错。”瞿晓铧还透露,阿特斯今年的组件出货量将达到1.2至1.3GW(1GW=1000MW,1MW=1000KW),较去年800多兆瓦将有50%以上的增长。
“这次死了就活不过来了”
EnergyTrend的报告称,由于价格持续下跌,但是需求仍旧不见起色,多数大型厂商为拓展出海口,除了延长付款期限外,目前也以资金支持的方式来协助下游开发,进而提升出货量,因此中小型厂商面临的市场挑战将更趋严峻,除了本身的成本压力,在下游的买方市场中,也无法与拥有较多资金的大型厂商竞争,因此,短期营运上多以保有现金在手为主,以降低存货量来度过这波景气寒冬。
在此背景下,市场甚至还出现了尚德电力和赛维LDK申请破产保护的传闻。有业内人士对早报记者称,以上这些消息即使不是真的,也不会是空穴来风,资金链紧张是不争的事实。
上述的市场压力,反映在中国这一全球第一大光伏组件制造国身上,还包括大量的二三线企业停产。瞿晓铧称,“在我看来,中国二三线的光伏企业出现更多的是停产潮。而破产潮还未出现,因为破产是指法律上得破产清算。停产很正常,就像爬山爬不上去,那么就停下来。”
中国的很多光伏企业都是半道出家。天合光能(NYSE:TSL)CEO高纪凡曾表示,目前,不管是房地产企业,还是外贸、化工、食品、农业公司,都在砸巨资抢滩光伏产业链。如果各种背景的投资进入了光伏行业,不仅可能消极影响行业的供求格局,而且在资源使用效率等方面都将有负面作用。“有必要提醒大家的是,投机和短视不仅无法带来预期的经济回报,而且会影响整个行业发展的质量,甚至与太阳能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行业价值相背离。”
随着整合大潮的到来,行业正在向大厂集中。根据阿特斯提供的数据,虽然组件的价格在不断地下降,但是其组件发货量每季度却在不断上升。“我们一季度是245MW,二季度287MW,第三季度估计在350-360MW之间。这显示市场份额在向大型企业转移。”瞿晓铧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