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5月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5%,比4月份加快0.7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最高增速。其中,城镇消费增长12.3%,乡村消费增长13.9%,分别比4月加快0.6个和0.9个百分点,增速均有所加快。以信息消费和网络消费为代表的新型消费热点和业态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其中,通讯器材消费同比增长25.3%,比去年同期加快7.6个百分点,1~5月商务部监测的5000家重点零售企业中平板电脑销量增速高达53.6%;以食品、纺织等为代表的日常消费增速较4月也有所加快,但汽车消费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增速有所放缓。
当前,国内消费呈现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同时就业市场保持稳定,前5月新增就业人口达到600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60%,物价也保持在合理区间,未来消费有望继续平稳增长。以上几项宏观经济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对拉动工业产品需求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市场运行出现积极变化
在一系列稳增长措施持续发力的作用下,近期多项先行指标出现积极变化,反映工业经济稳中向好。5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0.8%,比4月份继续回升0.4个百分点,已连续3个月回升,表明制造业增长势头继续增强;其中中型企业PMI回升1.1个百分点,且12个月以来首次高于大型企业PMI。尽管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指数仍为负增长,但同比和环比降幅均已连续两个月收窄,表明工业领域通缩压力也趋于减小。
此外,发电量、全社会用电量以及货运量等指标增速均有所加快,也反映出全社会的经济活动趋于活跃。其中,工业用电量增速回升明显,比4月份加快1.7个百分点。
投资增速放缓企业生产经营压力持续加大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
1~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17.2%,比1~4月继续回落0.1个百分点,已连续8个月下滑。分类型看,制造业投资增长14.2%,比1~4月回落1个百分点,创十多年来新低,表明制造业的投资吸引力进一步下降;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增长25%,比1~4月继续加快2.2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近期国家加大对铁路、电网等重大基础设施的推动;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14.7%,比1~4月大幅回落1.7个百分点,成为拖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
在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的交织影响下,制造业投资增长缺乏动力;受库存上升、到位资金增速放缓以及销售持续下滑影响,预计房地产投资仍将延续放缓趋势;基建投资在政府稳增长措施加大的作用下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仍难以对冲制造业和房地产业投资下滑的影响。总体看,未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将承受较大的下行压力。
企业融资难问题突出
企业资金压力不断加大,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累计同比增长12.5%,已连续8个月持续加快,快于同期主营业务收入增幅4.4个百分点;应收账款净额同比增长12.6%,自2012年初以来持续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同时,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更加突出,企业财务费用明显增加。
中国人民银行《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今年以来执行下浮、基准利率的贷款占比分别比去年12月下降4.12个和2.72个百分点,而执行上浮利率的贷款占比比去年12月上升6.84个百分点,且上浮比例超过30%以上的贷款占比逐月增加。5月份,工业企业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7.4%,连续4个月加快,比去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利息支出同比增长10.5%,比去年同期提高4个百分点,已连续5个月加快。
外贸出口存在压力
商务部5月份发布了《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认为我国外贸当前最大的市场风险来自新兴经济体。2013年下半年以来,为应对资本外流和通货膨胀,多个新兴经济体采取提高利率、紧缩财政等措施。不少新兴经济体宏观政策收紧和经济结构性矛盾叠加,经济仍存在较大下行压力,一些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仍处于动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