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智能手机的发展可谓顺风顺水,硬件性能、功能体验也日趋完善,但不可否认的是电池续航问题成为智能手机发展道路上的一大制约。不管是iOS还是Android,一天一充电变成了家常便饭,这也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在移动互联化的未来,电池续航成为各厂商亟待解决的问题。
手机电池瓶颈并不是最近才有的,早在智能机发展之初便已开始显现。如今普遍使用的锂离子电池技术发展的几年,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突破,而人们对手机的依赖性却日益增强,随着手机硬件的发展,更大更高分辨率的屏幕、更强大的芯片运算能力和图形处理能力,对于手机电量的消耗也变得越来越大。在原材料或是电池技术没有革命性突破的情况下,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已接近最大,可开发空间非常有限,而大多数产品则采取节能处理器和软件算法来节省电池电能,这种渐进式的改进并不能让消费者满意。
时下火热的可穿戴设备在未来两年的发展将促进电池技术的跟进。我们知道目前市面上出现的一大批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包括谷歌眼镜等可穿戴产品,在功能上足以胜任,却在实际体验上叫好不叫座,究其原因,最主要的便是其续航能力不堪入目,一块仅能维持几个小时续航的智能手表有何使用价值?但随着科技公司逐渐把重心放在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上,要想在这一领域站稳脚跟就必须改变续航不足的现状。
苹果多年来一直在电池节能方面有着诸多的尝试,不仅从特斯拉、丰田汽车等公司挖来从事电源技术和电池设计经验的工程师,还招聘过专门研究太阳能的技术人员。有传闻称苹果一直测试的太阳能充电和磁感应充电技术将会运用到iWatch中,而它在2014年财季部分预算会用来购买“前沿”的激光器以用于太阳能电池,iPhone 6也有可能具备此功能。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今年苹果加入可穿戴设备市场,它必将引领一轮技术的革新,那么新的电池技术运用在可穿戴设备的同时也会影响智能手机领域。
4G的普及是推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一环,伴随着更快的网络速度,图片视频分享、地理位置信息、流媒体、以及更加丰富的移动社交网络大量兴起,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除韩国、美国等少数几个国家外,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多数国家还没能普及4G网络,而今年正是我国4G兴起的一年,也将是高歌猛进的一年。
由于使用4G网络耗电量过大从而缩短了手机使用时间,用过4G手机的用户也会将电池耗电量作为是否继续使用4G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此,电池耗电量应该是智能手机厂商首要解决的问题,不然它将给其他制造商以及应用开发者带来很大困扰,并影响未来几年后PC革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