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明年会不会是4K电视的普及年、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视市场启动的元年?
李东生:明年4K电视销量会上得很快,因为4K技术增加的成本,消费者能接受。4K在48英寸以上大屏液晶电视中的比例将提升,55英寸以上的4K产品比例未来有可能达到30%以上。
未来OLED在电视上是否有机会还难说。TFT-LCD(液晶)技术还在发展,OLED最大的优势是色域宽,色彩更鲜艳,TFT经过改良已接近OLED的效果,但两者成本相差很远,希望明年华星能推出高色域的TFT-LCD。所以,虽然华星二期有做OLED技术研发,但是否大量工业化,还需根据市场发展做进一步评估。但OLED在移动终端的应用已经成熟,因为手机在户外场合用得多,OLED自发光有优势,是普通LCD难以超越的。
希望人民币尽早国际化
日报:TCL今年在合肥投建了冰洗工业园,您构想的家庭互联网蓝图是什么?
李东生:家庭互联网想了很多年。现在把移动多媒体和多媒体(手机和电视)连一起没问题,加上智能控制,明年也会推这样的产品。把冰箱、空调纳进来,我们也在研究,智能化是未来方向,但目前还没有可行的商业模式。最重要的是看,用户在网络上买东西的习惯养成了没有。像我妈妈,喜欢到市场买菜,要买新鲜的,是有成就感。当然,米、油、汽水等可以在网上买。而且如果有这种智能冰箱,成本增加一万元,消费者愿不愿意接受。所以,商业模式必须配合,智能家电是方向,但真正落地还需要时间。
日报:未来人民币预计将继续升值,对出口会否影响很大?
李东生:对我们出口影响不是那么大。人民币应该尽早市场化、国际化,让市场因素决定人民币的价值。政府公开讲也是这样,但政府还是明显地干预汇率,出于保护国内企业的考虑。我对此一直有不同看法,这种做法会让一部分企业倒闭,但这些企业迟早要倒闭。现在这样,等于政府在承担这些企业的损失。人民币汇率一定要尽早国际化、市场化,这个过程中被淘汰的企业不可惜,真正能活下来的企业才有竞争力。
我们今年国际化,没受人民币升值影响,今年海外收入增长更快,我有信心明年海外销售还是有两位数增长。因为我们企业已经市场化,竞争力在提升。我有信心,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利益。
日报:日本家电企业已经从过去两年的亏损中缓过气来了。
李东生:日本企业的基础还是很深厚,基础技术能力强,但在终端产品方面,显得有点力不从心。我相信,在消费电子领域,通讯、家电产品,日本企业要重新建立优势难,除了日本本土市场,还要看其能否在创新性的高端产品上实现突破。它们依然有优势的是基础材料,如光学材料、液晶材料、电子玻璃板等。其终端电子产品已经被韩国企业超越,现在正被中国企业超越,它需寄希望在新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