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未建立 谈上市操之过急
新京报:外界认为,龙芯很难在英特尔和AMD等知名CPU生产商独霸处理器市场的现状中突出重围,对此你怎么看?
胡伟武:其实公司现状已经慢慢步入正轨。2008年,公司刚刚成立的时候销售额300多万元,2009年为500万元;而2010年公司正式产业化转型后,销售额一跃升至5000多万元,今年有望超过1亿。所以说,把科研成果推向市场这一步非常关键。
中国在“十二五”期间将逐步建设自主可控的信息产业体系,龙芯会成为其中一个龙头企业。未来我们不但会继续保证支撑国家信息安全,还会积极拓展更大的民用市场。我希望到“十二五”末,龙芯销售额能达到10亿元。当人们选择电子产品时,使用龙芯处理器产品将成为人们的一种常态选择。
新京报:公司未来有上市计划吗?
胡伟武:上市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目前公司的产业链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现在就谈上市操之过急,不能将公司的潜在价值完全体现。而且,国家目前给了我们很大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不过,不排除未来,龙芯中科旗下从事嵌入式消费类小CPU的子公司会率先上市的可能。
还未根本解决研发和产业化衔接
新京报:你认为目前中关村的创业环境如何?未来还有哪些可以提高和改善的地方?
胡伟武:中关村的人才环境在中国是最好的,上下游企业配套的环境也不错,产业集聚不断壮大。自从中关村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来,政策方面也变得更加灵活,和之前相比有了很大进步。
有待提高的地方,我认为首先还是思想上的解放。现在,中关村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研发和产业化的衔接问题。科研人员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认识还应提高,同时,科技企业的创新能力也亟待加强。此外,我们应该关注技术能力的转移问题。国外很多小的创业型企业做出了成绩之后会被大企业收购,从而将技术形成一股合力;但国内科技企业喜欢单打独斗,这样不断吸收、整合的例子比较少见。我们应该建设中国特色的创新体系,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如硅谷的成功经验。
采访语录
我们意识到“龙芯”只限于研究领域,并不能给国家的巨额投入带来切实的回报;同时我们的技术也逐渐成熟,产品种类渐渐丰富,定位也日趋明确。有了这样的积累,我们开始酝酿产业化。
当时北京的创业条件确实没有外地有优势,特别是没有政府级的高科技投资公司,我们的资金来源成了难题。中关村管委会为此召开了26次协调会议,帮助我们找资金,并建立起了现代企业治理建构,解决团队股权激励问题,突破政策的限制。
龙芯中科总裁胡伟武
中关村知多少
电子信息领域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传统优势产业领域,占示范区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但随着全球IT产品不断升级换代,以及2008-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示范区电子信息领域发展趋缓。2010年电子信息领域总收入7378.5亿元,较上年增长18.4%,虽然增幅比2009年提高10.5个百分点,但是仍低于示范区经济整体增长速度4.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