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白牌平板电脑市场的快速崛起,最大的推动力无疑是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以下简称芯片原厂),他们处于行业的金
字塔塔尖,推动和决定着行业的命运。但是对中国芯片原厂而言,技术并不是唯一决定性因素,与国际巨头相比较,这
些技术还稍逊一筹。这些芯片流行或者芯片原厂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对市场的正确判断,进而实行精确市场定
位的胜利。因此,笔者系列文章将从市场角度来观察中国芯的发展。此篇文章为系列文章第一篇,先谈一谈炙手可热的
全志科技。
黑马崛起
如果说苹果开创了平板电脑蓝海,而全志则开创了深圳平板电脑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高潮。2011年底,基于Cortex
A8核心的全志A10面世,主频提升至1G,采用Mali-400GPU,号称可以播放2160P电影,使得平板电脑从之前的“玩具”
变成一个可使用的工具。
其后全志又推出改进版全志A13,最终在低端市场成功超越瑞芯微RK29XX系列,牢牢占据着低端市场出货量第一的位置
,成为平板电脑芯片领域一匹黑马。据行业数据统计,2011年国产芯片出货约1200万左右,而2012年出货飙升至6000万
,其中全志科技贡献约2200万颗,占据超过1/3市场份额,极大地推动着深圳平板电脑的兴起。
全志A10/A13大获成功有多方面因素,深层次原因在于Cortex A8核心比此前ARM9/ARM11核心性能上有本质上飞跃和提升
,满足了消费者对平板电脑最基本的需求,保证了最基本的用户体验,是低端平板电脑市场爆发的“引爆点”。而全志
A10/A13能够形成对竞争对手优势,既有市场环境因素,也有全志本身战略因素,还与主要竞争对手瑞芯微战略选择有
关。
在市场环境方面,前期只有全志A10和瑞芯微RK2918两颗基于Cortex A8处理器,此外还有晶晨8726—M,基于Cortex A9
核心,但是晶晨电子当时定位于品牌而非低端市场,在价格方面不具有竞争力,同时对深圳白牌支持力度不够。威盛动
作缓慢,主力还是基于ARM11核心的VIA8650,炬力此时还没进入市场,因此给全志和瑞芯微非常好的机遇。
2011年下半年到2012年初,全志A10和瑞芯微RK2918竞争不分上下,但是其后全志和瑞芯微采取了不同的市场策略,最
终全志A10/A13在低端市场取得对瑞芯微RK29XX系列优势,奠定了低端市场霸主地位。那么,到底当时双方基于那么判
断,采取哪些策略和行动,导致了后来的市场结果,笔者根据后来情况,作出如下判断。
2012年第二季度,全志推出全志A10精简版全志A13,性能和功耗降低,集成度更高,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改变,全志
A13采用eLQFP176封装,贴片生产和售后维修更方便。基于此前全志A10的成功,全志决定提前进行价格战,全志A13主
控芯片定价于前所未有的5美金,与当时威盛基于arm11核心的VIA8650相当。这颗芯片其后以横扫一切的姿势,在2012
年深圳平板电脑低端市场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从后续市场发展来看,当时瑞芯微对形势有一定误判,那就是低估了单核A8生命力。此时瑞芯微已经把大部分精力投入
双核A9研发,后来命名为RK3066,分散了瑞芯微在低端市场精力。在全志推出全志A13同时,瑞芯微也推出RK2918精简
版RK2906,两者可以共板,此时竞争优势已经向全志A13倾斜。因此在当时双方的战略选择上,全志选择固守Cortex A8
,精力集中在全志A13,用价格战占领市场,而瑞芯微选择了向双核CortexA9挺进,导致了在低端市场的被动。从后续
市场发展来看,Cortex A8流行时间大大超出市场预期,直到现在,全志A13仍然是低端市场首选,巩固了全志的胜利果
实。
再创辉煌
全志A13在中低端市场的极大成功之后,吹响了向中高端进军的号角,但是主要竞争对手瑞芯微已经抢占了先机。而在
瑞芯微选择Cortex A9核心后,全志选择了Cortex A7,既有基于Cortex A7核心高效性的考虑,同时也是为未来发展需
要,也避免了国产芯片之间更大的同质化。
ARM官方数据描述:ARM Cortex?-A7 MPCore? 处理器是 ARM 迄今为止开发的最有效的应用处理器,理论上Cortex A7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