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盟宣布初裁结果的几小时后,商务部就宣布了对欧洲葡萄酒的双反调查决定。外界很容易把这两件事
联系到一起。因为,6月3日,欧盟公布初裁结果前一天,李克强与欧委会主席巴罗佐通电话表示:一旦欧盟决
定征税,中国必将反制。
“虽然调查针对的是葡萄酒,但多多少少都会觉得和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的调查有点关系。”7月3日,法
国外交部法中关系特别代表玛蒂娜·奥布里(Martine Aubry)在北京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
2012年,中国从欧盟进口了10.4亿美元的葡萄酒,主要来自法国、西班牙、意大利。而法国、意大利均在
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开征反倾销税的问题上投了赞成票,西班牙则投了弃权票。
奥布里在此次访华期间也向中方表示,希望尽快展开调查,以免影响法国葡萄酒的销售。她透露,接受调
查的还包括40家有中国股东的葡萄酒庄。
对于外界的猜测,商务部副部长钟山6月28日在北京世界和平论坛午餐会上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这只是
WTO机制允许的贸易争端解决方法,中国反对滥用贸易救济措施。
比葡萄酒“双反”案更能直接触动欧洲光伏产业神经的是商务部2012年11月开启的针对欧洲产多晶硅的双
反调查。这是继商务部对美、韩多晶硅开启双反调查后的又一项对光伏产业上游企业的平行调查。
2013年7月19日,中国商务部在一年的调查后做出初步裁定,对美韩多晶硅产品征收最高57%的临时性关税
。这同样引发了欧洲的担忧,因为中国是欧盟多晶硅的最大市场之一。欧盟光伏商会EU ProSun更是发表题为
“中央王国的黑手党行为”的声明表达不满。
不过,双方在光伏谈判中达成价格协议后,《金融时报》援引一位匿名的欧委会官员称,作为双方妥协的
一部分,中国将冻结对欧盟的葡萄酒、多晶硅产品的两项双反调查,交由双方企业磋商。德古赫特在7月29日
的记者会上推翻了这一表述,他表示,两项调查依然在进行,明年春季将会有结果。
欧盟贸易政策发言人海伦·班纳(Helene Banner)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德古赫特已经得到了商务部长
高虎城的保证:中国政府将在2014年2月底结束对欧洲产多晶硅的调查后,与欧盟相关企业展开为期两个月的
对话;而在葡萄酒方面,在2014年4月调查结束后,中国政府将推动中欧双方酒企进行两个月的沟通,寻求解
决方案。在对话结束之前,中方保证将不会采取任何措施。
打不起来的“贸易战”
这场在舆论中呼之欲出的中欧“贸易战”似乎早早就拉开了架势,但最终还是没打起来。
力主“以打促谈”的中国世贸协会常务理事周世俭认为,欧盟向中国出口的产品众多,从手机到豪华车到
空客飞机,中国政府手里并不缺牌。不过,他也不否认打击光伏产业上游的多晶硅企业对于处于产业中游的中
国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当时就顾不了那么多了,得抓主要矛盾了。”周世俭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道。
对于欧盟来说,德古赫特的手上的牌也没有打完。作为贸易委员,他可以在没有企业投诉的情况下,自主
发起双反调查。2013年5月,欧盟委员会自主决定对产自中国的无线通信网络设备“原则上”要进行“双反”
调查。这项调查至今依然未被启动。在此前的价格谈判中,外界一直猜测德古赫特何时会让这只悬着的靴子落
地。
8月6日,欧盟将对不履行价格承诺的中国光伏企业开征高额反倾销税。同一天,欧盟委员会预定将公布反
补贴案调查初裁结果的日期。此前,美国对中国的光伏“双反”调查结束时,不仅开征了近250%的反倾销税,
还有超过15%的反补贴税。
班纳表示,反补贴调查仍在继续。不过,由于现在达成的协议已经足以避免欧盟企业遭到伤害,调查也会
基于这一新的现状来考量最终结果。德古赫特在记者会上表示,目前达成的价格协议可能“转化”为反补贴调
查的解决方案。
中国机电商会的相关负责人认为,欧委会应该不会公布新的反补贴税率;而原定于12月的反倾销调查最终
裁决也应该不会有重大改变。直到2015年协议到期之前,目前的局面应该会一直维持下去。
这位负责人对于中国政府在谈判中的作用未予置评。她表示,谈判过程和协议内容依然是保密的。但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