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看起来,这种产业垂直整合带来的最直接的协同效应是拉动了多媒体业务的增长。事实上,这种协同效应在去年已在一定程度
上体现出来。
据记者了解,华星光电去年50%的产能由TCL集团消化。2012年,TCL的LCD电视机销量达1553万台,同比增长43%。而TCL多媒体为今
年定下的销售目标是1800万台。
转战大尺寸面板
1800万台的庞大目标,显然不可能仅仅靠华星光电。回购华星光电三成股份,仅仅是李东生面板计划的一小步。
上述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称,在李东生拿回三成股权后,极有可能会通过发债的方式来融资,但也不排除增发的可能性。“回购之
后,TCL集团对华星光电的持股将增至85%,有助于提升TCL的业绩。但市场预计2014年面板业又会供过于求,从长期看TCL的风险会加大
,融资才是最好的方式。”
李东生也曾表示,未来华星光电将在相对降低TCL集团持股比率的同时,扩充华星光电的液晶面板生产线。
显然,在李东生的面板规划里,华星光电并不仅仅只有一条8.5代线。他曾表示,现有一条8.5代生产线不足以覆盖彩电、液晶显示
屏的所有产品尺寸,未来将考虑建立更完整的产品线和扩充产能。
据记者了解,虽然华星光电在技术成熟的32英寸面板市场上保持着成本优势,然而国内市场上京东方、LGD、熊猫等企业在32英寸
面板上的激烈竞争已经使面板价格持续走低,主产32英寸面板的华星光电将面临着无利可图的局面。
事实上,意识到华星光电对32英寸面板过于依赖的李东生,已经将目光投向了利润率更高且价格更高的大尺寸面板。TCL第一季度
的公告显示,华星光电未来将提升46英寸、48英寸、55英寸产品的销售比重,来实现今年1800万台的LCD电视的销售。
群智咨询研究总监李亚琴分析称,TCL目前32英寸面板的比重已从2012年的占比90%降至目前的70%左右,而46英寸、48英寸和55英
寸电视面板也已量产。
但显然,在三星、夏普等大公司盘踞的大尺寸面板领域,TCL能从这些强大的竞争对手中抢下多少市场份额,还是一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