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到来。”
袁全表示,一方面,一系列利好政策对于快速扩大国内光伏市场、推进光伏市场走向B2C时代都是大有裨益的。目前各地已有个人家庭
屋顶光伏电站成功接入电网并平稳运行,这就是光伏市场迈向B2C时代的积极信号和良好开端。另一方面,虽然国网新政打通了并网瓶
颈,但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的审批及补贴细则尚未配套跟进,这“最后一步”亟待跟上。
为此,记者算了一笔账。北京首个家庭光伏电站用户花费3万元,在自家别墅上安装了容量为3千瓦的光伏电站。如果按照0.4元/千瓦时
的脱硫煤上网电价把电量卖给电力部门,20年才能收回成本;如果按照1元/千瓦时的标杆上网电价计算,则只需8年。相对于光伏产品25
年的寿命,考虑到今后的政府补贴,8年收回成本还是有吸引力的。
但是,要拿到1元/千瓦时的上网电价,电站必须经过国家发改委的核准。而申请核准需要甲级资质的工程咨询机构为其编制项目申请报
告,还需要城市规划、环境评价、土地等审批报告,这些花费将高达几十万元。如此高昂的费用显然让普通家庭消费者无法接受,补贴
政策亟待细化、简化、合理化的迫切性可见一斑。
因此,光伏市场进入B2C时代可以说万事俱备,只欠政策“东风”。“随着近几年的迅猛发展,我国已成为光伏生产大国,技术持续进
步,光伏产品价格不断降低,在国内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条件已经成熟。”靳保芳表示,“光伏产品应用进家是一件利国利民、实现可持
续发展的好事,但长期以来,光伏产品主要为欧美等发达国家所应用,我国在光伏产品应用领域缺乏规划和引导。希望有关部门尽快研
究光伏产品应用的规划、补贴政策、相关建筑设计以及剩余电量上网销售等实际问题,引导大家用好清洁能源。”
应该说,我们正在迈向光伏的B2C时代,而推进光伏B2C时代的真正到来,还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袁全表示,首先,并网流程和补贴
细则应进一步明确;其次,光伏系统成本还需进一步降低;最后,引导和鼓励民众应用新能源的宣传推广力度也有待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