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每位客户的年均服务成本也将从原来的80欧元降至50欧元。
与此同时,德国斯图加特东部地区的电力公司EnBWODR目前也对传统电表进行了改造,全面引进西门子AMIS智
能电表,并配备全方位的电表数据管理系统。该公司90%的新电表可将数据上传至中央服务器,后者则负责处理海量
数据。而数据传输基本上也是通过电力传输线——即经由电网本身——实现的。
“智能电表的应用正在催生新的业务模式”,西门子抄表服务公司的PhilipSkipper解释道,“在很多情况下
,复杂性与风险性的存在使得新方法应运而生。作为这一领域值得信赖、并曾有过突出表现的创新企业,西门子正
在积极发挥服务合作伙伴的作用,致力于推动抄表功能的转变。”
通过与全球领先的美国抄表数据处理服务提供商eMeter合作,西门子已为智能抄表系统领域的这种新型合作模
式做好了充分准备。不过,这种业务伙伴关系对灵活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为各地区智能抄表项目的业务环境大
相径庭。
智能电表的时代即将到来。截止到2030年,全球发电总量预计将达到约33万亿度,比2008年增长63%。其中,
发展中国家的年均发电量增长率为4%左右,而欠发达地区仅为1.3%。目前,在印度与中国的大部分地区,电网建设
正如火如荼,很多没有通电的地区终于接通了电网。单在印度,就有15万个村落将在今后数年后通电。由于从一开
始就采用智能电表技术,因此智能电表可轻松集成于现有电网。
而对于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大部分家庭都已经通电,因此它们要做的是对现有电网进行现代化改造,
从而遏制偷电现象并提高供电稳定性。鉴于此,在这类市场的大部分地区,智能电表同样大有用武之地。最后,在
大多数发达国家,着眼于加大电力市场放开力度的立法,无疑是智能电表快速普及的推手。举例来说,欧盟就专门
出台了一部关于能源效率及服务的指令,要求截止到2020年之前,完成传统电表向智能电表的全面过渡。按照规定
,所有新建筑物都必须配备智能电表。
Knaak表示,智能电表实际上只是一项规模更大的智能电网工程的一小部分。依托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的综
合利用将变得更加容易。与此同时,蓄电装置今后也将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电网负荷规划效率的提高,过去几年来
在欧洲与美国地区引起混乱的大停电事故的发生几率将大大降低。“没有智能电表,搭建智能电网只是一句空话。
”Knaak如此说道,“在阿尔邦,我们与西门子携手,在一定程度上已为建设极其灵活的未来电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