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uppli预计整个2010年iPad将占据整个平板电脑市场的84%之多,而随着新一代ipad可能于明年推出,iSuppli预测,到2012年之前,整个平板电脑市场都将是苹果的天下。
这样的局面可能将进一步加剧中尺寸电容式触摸屏厂商的两极分化局面:那些有稳定苹果订单的企业将获得更好的业绩,但其它厂商的出货量,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触摸屏产业瓶颈
触摸屏目前的主要零部件包括触摸传感器、特种玻璃、驱动IC,然后再到触摸屏模组集成厂商进行组装,最后装载到苹果、HTC等厂商的移动终端上。
在最后的触摸屏模组集成生产领域,台湾的胜华和TPK凭借苹果的订单占有着比较明显的优势。不过近期,多家国内生产商已经宣称将进入这一领域。
对于内地大多数要想生产出合格的电容式触摸屏厂商来说,技术或许并不会成为最主要的问题,生产工艺和订单显得更为重要。
苏州瑞阳光电的总经理文谏在今年东方证券的一次电话会议中曾指出,限制电容屏大规模标准化生产的瓶颈是控制IC厂商的技术支持能力不够,工艺路线未固化。
文谏道出业内的一个现象:虽然中国有能力投产电容屏的厂商有上百家,但除了台湾的TPK和胜华这样有稳定大客户苹果的厂商,其他厂商在今年年初时都不敢大规模投产。
IDC台湾的徐美雯也指出,目前胜华、TPK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其拥有良好的客户资源,且在产业链上布局较全面,生产工艺也比较成熟,其它厂商在短期内追赶上可能会有难度。
不过近期多家企业大手笔上马电容式触摸屏生产线的消息似乎在印证,这一行业的工艺正在逐步成熟。
“我们预计到明年,内地的生产工艺就会跟上,那时触摸屏就会大幅降价。”深圳一家触摸屏生产商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平板电脑制造商、无锡矽鼎科技的创始人陈海雷则向记者分析,目前国内中大尺寸电容式触摸屏的稳定程度还有待提高,电容屏的主要技术指标要看屏幕的校准稳定性,一个触摸屏上有这么多点,如果质量不好一些点按下去就没有反应。
“电容式触摸屏本质上是一个IC电路加上物理压力感应装置,在生产上要求无尘,把这些东西都加在一起,目前成品率就很低,就造成行业供货不足。”陈海雷告诉记者,现在要想买触摸屏都要求付现款。
他预计,再过一年国内中大尺寸电容屏的质量就将趋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