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全力拉动消费市场 为做好应用示范,广东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运营模式:一是,2009年组织实施“千里十万”示范工程,在东莞、中山等城市选择典型路段,以省重大专项资金为引导,探索“企业+用户+银行”的商业模式,开展LED路灯示范工程建设。在技术还不完善、产品价格较高的情况下,为推广LED照明产品提供了新的商业模式,积累了一些经验;二是,2010年起,省科技厅与珠三角各地市政府签约共建“绿色照明示范城市”,推广应用LED照明产品,积累了更为灵活的运作经验,整体降低了产品应用成本,迅速跃过了推广应用的临界点;三是,2012年5月,广东省政府印发《广东省推广使用LED照明产品实施方案》,与各地市政府签订工作责任书,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为核心,以城市公用事业附加收入支付节能收益为杠杆,以公共照明领域为突破口,建立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协同分工、配套推进的LED照明产品推广应用工作体系,3年内在全省公共照明领域全面推广应用LED照明产品,带动全社会普及LED照明。
以新机制建设联合创新中心,推动行业协同创新 依托半导体照明工程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的成功实践,按照实体化运作的要求,省科技厅牵头组织22家龙头企业和科研机构,联合组建新型研发机构——“广东省半导体业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以联盟的形式推动LED核心和共性突破、拓展LED产业技术创新应用、规划LED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搭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围绕这四个功能定位,联合创新中心加紧建设“7+1”公共服务平台,通过举办共建粤港台联合创新机构等途径,有效确立了“产业新型加速器”的行业地位。
多项政策扶持
近年来,广东围绕LED产业发展需求,一方面用好用足国家促进自主创新和培育新兴产业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积极出台扶持LED产业发展的新政策。
一是设立LED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十二五”期间,广东省财政每年投入4.5亿元,设立LED产业发展专项,重点用于突破核心技术、开展应用示范、建设创新平台和引进培育创新人才。同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吸引大量社会资本支持LED产业发展。
二是落实LED创新产品采购和税收优惠政策。全面落实国家和省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优惠政策,重点扶持LED企业创新发展。近年来,认定了一大批LED高新技术企业和自主创新产品,落实企业研发经费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在政府采购、示范工程建设等方面对LED企业和产品给予倾斜支持,进一步促进全省LED产品应用及产业发展。
三是出台高端人才引进政策。围绕LED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引进国内外一流创新科研团队和科技领军人物。例如,引进了由甘子钊院士领衔的宽禁带半导体研究省级创新科研团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LED上游技术及装备,在东莞市中稼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建成我国第一条专业的氮化镓衬底生产线,并完成激光剥离设备的产业化,自主研发新产品多个,使广东逐步成为半导体上游材料的研发生产基地。同时,利用“哑铃型”国际科技合作新模式,加强与LED国际机构的对接合作,组成了国际化的科研团队。
四是实施技术标准引导政策。广东省科技厅组织高校、检测机构协同攻关,在全国率先发布LED路灯产品标杆评价体系、广东省LED产业标准路线图,通过“打擂台”的方式获得代表行业产品创新水平的标杆指数,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价和分级,有效突破了LED产品标准滞后于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行业瓶颈。
■链接
LED“标杆体系” 广东省首创的“LED产品评价标杆体系”,是通过选择与产品质量密切相关的指标,借鉴发达国家在LED领域的检测标准和技术方法,制定统一的测试方法,对已规模化应用并广受好评的产品进行定期检测,获得代表行业产品创新水平的标杆指数。在统一的检测条件下,通过与标杆指数进行比对,从而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价和分级。
《产品目录》是LED推广应用工程项目验收和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和手段。依企业申请,企业产品接受“LED照明标杆体系”评级,C级以上产品列入目录。广东LED推广应用工程必须选用列入《产品目录》的LED路灯产品。标杆体系评价常年受理申请,《产品目录》自公布之日起有效期为一年。《方案》强调工程必须使用《产品目录》中的产品,以确保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优质地选用产品,保证质量。
LED照明标准光组件项目 广东省在全国首创LED照明标准光组件项目的研究与实施工作,对整合我国LED产业资源、制定行业标准、推动技术创新、促进产品升级、打造民族品牌具有重大意义;对我国LED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LED照明标准光组件项目由广东省科技厅主导、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指导、广东省半导体照明联合创新中心组织、各县管高校和科研院所及专家、各相关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的一项旨在联合研发和推广应用LED照明标准光组建产品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