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行业2011年初开始走入下行通道,多晶硅、硅片、电池及组件价格相比较以前下跌幅度都超过50%,企业连续巨亏。财务高压下,光伏企业要么停产,要么纷纷开启转型之旅,采用扩展产业链的方式来冲抵传统业务形成的财务漏洞。然而,很多中国光伏企业的转型因为政策细节未出炉而陷入僵局,可谓万事俱备,只欠政策东风。光伏政策,到底能拯救多少危难之中的光伏企业?
干等政策 光伏企业很难扭转败局
2012年,中国陆续出台了多项光伏利好政策,包括《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的工作意见》及《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的通知》等,但这些意见并没有解决光伏产业的核心难题,对于企业所担心的补贴年限问题、补贴款何时到位问题都没有做出明确解释。这种姿态上的支持并非国家反应迟缓或意识不到问题的核心,而是一种无奈之举。
就光伏发电来讲,如果中国确定了明确的补贴年限和补贴额度,则巨大的市场便能够迅速启动,重新激活光伏产业,如果没有总量控制,甚至每年装机10GW都是大概率事件。如此一来,行业欢欣鼓舞,政府却不买账,因为补贴数额实在过大,政府难以承受。况且,现阶段国家发改委不仅仅重视新能源产业,对石油、天然气等旧能源的改造和提升能效做法也给予大力支持,政府的补贴额度一定是有限度的,不会为了拯救光伏产业而出台明确的政策,这实属无奈之举。
这种政策欲言又止的尴尬最后还要归结为光伏发电的成本问题,你既然需要国家扶持,就不要太贪心,成本没有竞争力,就只能试点运营,大面积的普及与推广只是一厢情愿的做法。
现阶段中国尚存的光伏企业都抱有一个心态,那就是等待机会,很多企业的项目储备量都超过1GW,可每年的光伏电站并网量也就是一两百兆瓦,剩余的项目多属于意向性的,或者抢占先机。毕竟当国家政策一旦落地之后,很多的土地、屋顶要价会水涨船高,光伏企业自然不愿看到这种结果。光伏企业的这种等待做法不会让自己走出危机,最多只会迎来短时间小幅度爆发,因为商业化的市场才是全体企业长久生存的基础。
光伏企业转型之路不科学、不具备可持续性
光伏企业为生存就要谋求转型,但企业转型的方向大同小异,目前电站建设的利润率的确处于行业最高端,但这并不代表中国光伏市场成熟后利润率能够维持平稳不变。以欧洲市场为例,欧洲任何国家不会无限制的放任该国光伏市场升高,因为市场的规模需要与政府的财政支付能力相对等,只要光伏行业不能脱离补贴,财政问题就一直是最大的掣肘。因此,当规模逐渐扩大时,政府便相应的降低FIT补贴,中国光伏市场未来的走向必定和欧洲是一致的,企业需要从市场中赚钱,而不是从政府那获利。从这个角度来考虑,行业人士必须认识到中国光伏“后补贴”时代的来临会很快,只要装机量一大幅提高,政策下行是必然的。
从市场规律来看,光伏企业差异化仍没有形成,下一步光伏电站的竞争会异常激烈,竞争导致利润率下滑也是必然的。行业转型没有做到差异化,即人无我有,人有我无,而是继续千篇一律的涌入下游市场。这种做法短期内可能获得较高的利润率,例如在2012年第一批“金太阳”示范工程补贴中,很多企业一次性获得了过亿元的政府补贴。然而无可否认这种做法不科学,更不具备可持续性,电站建成后企业仍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回收后续资金,政府电价差额补贴推诿扯皮、电网公司无理刁难,都为企业资金流的正常运转埋下了重大隐患。一个健康的市场需要的不是企业数量,更是竞争引发的技术创新和盈利模式的不断扩展,中国光伏市场在这两点上都不具备。
转型是光伏企业二次创业的开始,战略决策的准确性决定了光伏企业的寿命,需倍加重视。对于一个聪明的企业而言,不仅要看到市场的容量,更要看到市场容量背后巨大的资本搅动能力,再好的市场在资本的参与下也会腐烂,光伏制造环节的泡沫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企业转型不能跟风,不能拘泥于传统的产业链而一起向下游涌进,否则再强大的企业也难敌恶性竞争。
光伏的未来是美好的,但这种美好来源于技术创新,进而产生新型的商业模式。从现在来看,光伏制造成本下降幅度较快,为大面积的应用做好了铺垫,当然这种铺垫还尚未形成绝对的竞争力。光伏发电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成本问题解决了一大部分,与成本问题相对应的光伏应用问题才是最重要的,这就涉及到电网企业的利益、电站业主的收益率、电能使用的便捷性等问题,显然这些问题不能因为产能涌入而迅速解决。
因此,光伏电站配套市场是未来光伏产业发展的一个真空,还具备巨大的市场容量,包括微型逆变器、储能装备在内的配套市场与光伏成本问题一样重要,能够开创一种太阳能发电新的应用模式,极大的提高了发电的可行性。现在很多光伏企业都已经秘密开始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风险高,利润也高,能够抢占先机,才能获得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