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久川看见谢平伟就来劲。
作为内蒙古乌海市环保局副局长,温久川这几年一直在寻找,能让当地大量煤化工企业以最小代价实现节能减排的路径。“乌海市电力、焦化、冶金、化工企业如果全部实现余热回收利用,每年可节约100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万吨以上。”他说。
谢平伟和温久川一拍即合。
但是,在经济上行阶段,企业开足马力生产都供不应求,对于工业节能项目不感兴趣。“原来企业挣钱的时候不考虑这个,金融危机之后日子紧了,才开始惦记节能减排的好处。”乌海市工业节能办主任翟文和说。
乌海市泰和煤焦化有限公司是谢平伟的第一个客户。虽然一套设备只有300多万元,可因为是“首台(套)”,一开始企业老板死活不愿意。“政府提供科技推广费,环保局减免排污费,我们只卖成本价才搞定。”谢平伟说。结果,政府的节能补贴加上节省的标煤,泰和很快就收回了投资并产生了效益。
据测算,一个烟囱下装上两台余热锅炉,相当于节省一台10吨的蒸汽锅炉,每小时能节省8吨标煤,而每节约一吨标煤国家补贴300元钱,内蒙古还补贴60元钱。
黄河工贸集团千里山煤焦化有限公司也在乌海,年产焦煤240万吨,打算在每个烟囱下面都安装余热锅炉。“现在这种经济形势对我们焦化行业冲击巨大,价格倒挂,经营很难。只能从内部挖掘潜力,加强节能、成本控制,从各方面去抠。”负责人韩永宽说。
国家节能中心节能推广处处长李德荣说:“现在的形势倒逼传统企业加快创新步伐。而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积极发展节能服务产业,正可以借助这个东风,利用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减排,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