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的位置:电子变压器资讯网 > 资讯中心 >  家用电器 > 正文
家电业“刺激”中沉浮新节能补贴政策显效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21日 [来源]:新京报 [点击率]:4801
【导读】: 中国家电业在今年的这个冬天终于迎来了一丝暖意。“家电业开始回暖。”众多机构及业内人士近期做出了一致的判断。不久前发布完毕的三季报显示,此前身处寒冬的家电业,净利润同比增13.95%,比中报的9.1...

“这几年,刺激政策拉动各方需求,行业每年增长基本都是20%-30%。但直接导致企业拼命扩充产能,抢占市场份额。但问题是,现在市场遇冷后,企业产能闲置、库存压力均增大。”该高管称,目前全行业生产线能开工八成就不错了,2011年全行业都在去库存化。

彭煜认为,今年5月启动的节能补贴政策将拉动家电企业提前走出谷底。“从销售额的分布来看,今年5月份应该是全年深底。”

起航时的政策扶持

80年代末,在工业基础薄弱、普通钢板都需要进口的情况下,中国家电业在政策后盾的支持下,顺利的起步。

实际上,在中国家电业的发展过程中,政策带来的影响起到了主导作用。

“中国家电产业的形成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富民政策推动的结果。”这并非冠冕堂皇的总结,而是家电协会秘书长徐东生的真实感受。

根据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彩电、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近30年来已成为家庭日用电器。其中,彩电由1978年的0.38万台增加到2011年的12436万台;电冰箱由1978年的2.8万台增加到2011年的10571万台;洗衣机由1978年的0.04万台增加到2011年的6671万台;空调由1978年的0.02万台增加到2011年的13912万台。

与此同时,家电企业也完成规模和财富的双料膨胀。以中国的“标杆企业”海尔为例,2011年,海尔实现全球营业额为1509亿元,是1984年创业时的4万倍;利税总额为122亿元,其中利润总额为75.2亿元,而1984年海尔的利润是-147万元。2011年,美的集团销售突破1400亿元,而其1981年产值才328万元。

“一直到80年代末,家电行业都处于起步阶段。国家在设备引进、关税保护等方面,都给予很大的政策扶持。在这种状态下,才引发国内第一次家电消费高潮。”徐东生表示。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加快发展轻工业”成为主导思想。对家电行业,政府采取了增加基本建设投资规模、拨转部分重工业的闲置厂房和设备、率先推行“拨改贷”政策和增加贷款额度等具体措施。

“如果没有这种全力支持的政策后盾,家电业的起步是不可能完成的。”徐东生说,“因为中国当时的工业基础非常薄弱,我们连普通钢板都需要进口。”

1978年,轻工业部组织第一个家电考察团到日本考察,并选购部分家电样品供国内企业学习参考。同时,国家确定了“鼓励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的行业发展策略。

据介绍,中国当时根本没有家用电器的生产线,当时的国家计划委员会对家电行业的发展非常支持,每年都划拨大量的外汇供家电行业引进先进产品和设备使用。很快,广州万宝电器工业公司从新加坡引进了中国第一条冰箱生产装备线,接着一些省市先后又从意大利、日本、德国引进了几十条冰箱、洗衣机生产装备线和空调、电风扇、电饭煲等关键设备、主要零配件和相关先进技术。

除支持引进,“富民”政策是推动家电业发展的另一个因素。“老百姓有了钱才能买家电,这个市场才能发展起来。”中国家用电器协会首任理事长万德润回忆称。

到1982年以前,国家对家电业“全力扶持”的政策起到了明显效果,推动中国家电业迅速实现了“零的突破”,进入快速发展通道。1981年,中国家用冰箱产量由1978年的2.8万台增加到5.56万台;而洗衣机产量由1978年的0.04万台增加到128万台。

迎来第一次狂欢

在“卖方市场”的刺激下,家电业迎来了第一次狂欢:不论品牌,不论质量,不论功能,都能从市场上卖出去。

在国家政策的“全力扶持”下,上世纪80年代初,刚刚起步的中国家电行业迎来了第一次狂欢。

以冰箱市场为例,在1988年以前,市场始终呈“卖方市场”状态,不论商品品牌,不论产品质量,不论功能款式,都能从市场上卖出去,以至屡屡出现罕见的排队“抢购风”。

由于受市场的强烈诱导,全国各地纷纷从国外引进生产线,生产能力剧增,同期全国冰箱产量从18.8万台上升到757.6万台,年均递增率高达109.3%。从1983年到1988年,全国冰箱市场销售量从25.0万台迅速扩大到了733.5万台,年均扩张率高达96.6%,几乎每年翻一番。

据统计,1988年底全国冰箱生产企业多达400家,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乡镇企业一起上,冰箱品牌多达几百个。

彼时,市场开始出现一些知名品牌,如万宝、中意、扬子、香雪海、双鹿等。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其他家电产品上。

1983年,洗衣机产量由1978年的400台飙升到365万台。此后全国掀起了大规模的技术引进热潮,大约有40多个厂家先后从洗衣机技术先进国引进技术60多项。

投稿箱:
   电子变压器、电感器、磁性材料等磁电元件相关的行业、企业新闻稿件需要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QQ: , 邮箱:info%ett-cn.com (%替换成@)。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变压行业资讯,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电子变压器资讯”或者“dzbyqzj”,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电子变压器资讯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温馨提示:回复“1”获取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