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当其冲的是天然气价格政策需要进一步理顺。近年来车用天然气价格不断上涨,导致一些政府管理部门、车主和相关企业对推广天然气汽车产生疑虑,甚至观望等待。
国内外经验表明,天然气的价格政策是推广天然气汽车的关键所在。2010年5月国家发改委《关于提高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的通知》要求:“各地要按照与90号汽油最高零售价格不低于0.75:1的比价关系,理顺车用天然气价格。”按照这个比例计算,天然气汽车降低燃料成本的空间,出租车约为20-25%,而公交车和城际客货车约为5-10%。由于天然气公交车和城际客货车的价格一般比燃油车的价格高出6-10万元,在燃料成本只降低5-10%的情况下,公交车和城际客货运输车辆使用天然气已经基本上没有成本优势可言。
目前国家正在广东和广西进行天然气价格改革试点,业内专家建议,不管改革如何进行,鉴于目前天然气汽车的价格成本远高于燃油车,车用天然气的价格与柴油的比价原则上应不高于0.6。如果全面按照发改委不低于0.75的比价政策实施,按照目前的车辆技术水平(主要是气耗水平),我国天然气汽车的发展将会减缓、甚至停滞。
其次是天然气汽车技术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尤其是目前所有用户都关注车辆气耗性能,我国应加强对各种节气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按照我国现有的技术,目前只有出租车可以用1立方米天然气替代1升汽油,公交车和城际客货运输车辆平均要用1.2立方米的天然气替代1升柴油(部分车辆需要1.3-1.4立方米)。如车辆技术的发展能够用1立方米的天然气替代1升柴油,天然气汽车的经济性将会大大提高,这应是我国今后天然气汽车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最后一关是要大大提高天然气加气站的数量。目前我国城市中的加气站主要是供出租车和公交车使用,分布在市区或近郊区,总体上数量偏少,加气不方便,而为城际客货运输车辆服务的加气站更是寥寥无几,已成为天然气卡车和客车推广的主要障碍。
对此专家们建议,今后地方政府、供气公司和道路运输企业,都应积极参与建设加气站,尤其是道路运输企业可以利用自己的客货运输站场、物流园区等建设一批加气站。新增的加气站可分布在城区,同时沿着天然气管道网、进口液化气接收站点、天然气汽车较为密集的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等加快建设一批加气站。到“十二五”末,争取使我国的加气站总量达到5000座左右,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汽车加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