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我国发展电动汽车产业的技术路线而言,集中力量发展纯电动车或插电式新能源汽车更符合国情。也不排斥有能力的企业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也是汽车的一种,电动汽车所必需的传统汽车的基本技术也必需抓住而不能绕过。中国的国情在于:首先,我国对能源、环保的压力要比外国大,技术和市场的发展都很快,我国应该抓住机会,稳健快速进入;其次,发展混合动力汽车,我们很难跟丰田等国外成熟的车企竞争。对方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在内燃机和变速器的改进、整车能量控制器等方面都形成了坚实的技术壁垒,很难实现有效突破。事实上,如果有能力的厂家成功开发出混合动力车并受到市场的接受,也是好事,但政府应重点支持纯电动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支持动力电池系统技术的发展。利用我国自然资源、市场、人力资源的优势,首先大力发展有市场需求、能有效节能减排的小型低速电动汽车和城市公交增程式电动汽车或纯电动汽车,也不排除市场能接受的其它型式混合动力汽车、积累经验,不断提高在动力电池、电机电力电子电控、动力总成等核心技术,向新一代先进的电动汽车跨越发展。
三、决定电动汽车产业化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电动汽车产业化成功的关键因素为:1)价格不高于传统车;2)使用方便程度与传统车相当;3)能耗和排放低于传统车。目前最难做的是第一个。任何产品要取得成功,除了要有好的性能和好的产能外,还要有消费者的青睐。电动汽车和传统汽车比较,多了又重又贵的动力电池,怎么能做到其价钱跟传统汽车一样呢?对消费者有何传统车所没有的附加值?这就要把电池的附加值发挥出来,这就使电池的初始成本不要只让车主来承担。为了降低成本,必须以整体思想来考虑问题。应该认识到,电动汽车不但是一种交通工具,它还是一种能源工具。电动汽车集群将形成一个庞大的电能储存系统,如果能和电网交互使用,不但可以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有助于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而且还将有助于风能、太阳能等间歇式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如果在政府主导下,消费者、电动车制造商、电网运营商、能源服务商等共同设计出一种多赢的商业模式,则电动汽车的附加价值会得以充分体现,从而促使其价格大幅下降,最终为消费者所接受。各有关方面共同在能源补给模式上进行创新,根据不同的车型和用途,才用最安全、经济、有效的能源补给模式,包括慢速充电、机会充电、特殊情况下的快速充电、特种用途的更换电池模式、电池租赁服务等。
总之,发展电动汽车产业要做到三好:1)好的产品。即性能优良、价格合理;2)好的基础设施。即方便和经济,可采用智能充电、慢速充电、快速充电、更换电池、储能充电等多种模式;3)好的商业模式。要大胆采用创新的商业模式,集合汽车、电力、能源、信息、服务、金融、保险、销售等多个行业的优势互补,共享利益,共担风险。这需要各参与方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精诚合作,在利益分配上采取相互妥协态度,共同将这个产业做大做强。主要的是汽车行业与电力行业要真诚握手并取得妥协,政府要推出有效的政策法规进行指导和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