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两年后,这块土地便与“夏普危机”紧密联系在一起。
豪赌大屏幕失利
薄板电视在2005年威震天下。彼时,32英寸的电视平均价格在15万日元(约1.2万元人民币)左右,但现在去商场看看,同样的尺寸,价格也就2万日元(约1600元人民币)。
日元汇率比预想的要高出了许多。在电视面板厂刚开工的时候,“我们能做到在1美元兑90日元时,也能盈利。”夏普是这样想的,但现在日元早就升到80日元以上了,这样的话,和韩国产品根本不能竞争。
2011年6月,时任夏普总裁的片山干雄不得不承认,“40英寸以下的电视面板,完全赚不到钱,已经没有接着做下去的必要了,想做也做不下去。”
堺工厂决定放弃不能盈利的普通电视面板,专门生产60英寸以上的大屏幕。初看这是个很正确的选择,但冷静下来会发现,60英寸以上的面板,全世界的需求量不过200万台,而堺工厂的生产能力有600万台。
如果没有市场,就创造市场。夏普从去年夏季开始,将60英寸以上的大屏幕电视AQUOS拿到了北美,准备在那里大卖特卖。结果在圣诞商战前,工厂出现大量积存,AQUOS很难卖出去。
在日本国内,夏普的品牌毫无问题,但此时,环境却已经发生很大变化。2011年10月—12月,AQUOS的销售量,仅有上年同期的四成左右。2012年4月AQUOS新品发布会上,夏普发誓要做80英寸以上的大屏幕电视,但在会场上听到这个誓言的人,个个面部表情十分僵硬。
“堺应该抛弃AQUOS,成为一个为世界各家厂商供应面板的企业。”日本市场相关人物这样劝诫夏普。此时,AQUOS在世界上的占有率仅有7%。
在工厂刚刚启动时,夏普也考虑过“将50%的面板提供给其他企业”。2008年,在世界薄板电视中居世界第二位的索尼,决定向堺工厂出资34%,打算在堺生产1/3的索尼面板,剩下的2/3,可用于AQUOS及其他厂家。
但是,夏普本身并不肯将AQUOS抛弃。工厂开工后,日本国内买薄板电视蔚然成风,面板供不应求,夏普供应给索尼、东芝的产品,常常不能按时到货。索尼对夏普不能按期供货十分不满,态度也开始强硬,在出资完成了7%以后,便不再追加投资,直到最后全面退出对夏普的投资。
自2011年下半年起,堺工厂的开工率不到五成,观察家们开始议论夏普的巨额投资是否还能收回来。夏普为了增强液晶生产线,投入了2000亿日元,这些资金来自于公司转换债券,而这部分债券到2013年9月,需要返还给投资者。
2012年5月前后,堺工厂的大型液晶面板的外销比率(按金额计算),已经不到一成,开始捉襟见肘。
此时伸出手来拯救夏普的是一家承包企业,一家专门从事电子产品的贴牌生产(EMS)企业:中国台湾鸿海科技集团(富士康科技集团母公司)。